出口货物近16万吨 同比增长72.1%
去年,我国一类陆路边境口岸甘其毛都口岸累计出口货物15.87万吨,同比增长72.1%。
甘其毛都口岸为引进蒙古国优质矿产品的单一型口岸,随着中蒙两国经贸合作的逐步深化,口岸也成为电力等清洁能源输出和矿山机械出口的重要通道。口岸全年出口非法检货物2907批次,过境货物163批次,品类为水泥、选矿用生石灰、研磨球、活动板房和钢结构等,用于蒙古国奥尤陶勒盖铜矿生产开发的消耗性原料和二期工程建设施工设备。出口法检货物2批,分别为货值2.1亿元人民币的风电设备和办公配套设备。
据介绍,为鼓励和服务出口贸易,刺激口岸全方位开放发展,乌拉特检验检疫局建立24小时预约式报检等机制,采取非侵入式查验的方式,营造快速便捷的通关环境,助力货物“优出快出”。另外,针对非法检出口货物,该局实行一岗双人和随机抽检的查验监管模式,并持续开展“清风行动”,高压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行为,严防国际贸易欺诈。
进口煤炭1700多万吨 同比增长34.5%
1月5日,记者从乌拉特检验检疫局获悉,去年,甘其毛都口岸累计进口煤炭1715.8万吨,货值14.95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34.5%和140.4%,创单年度煤炭过货量新高。
甘其毛都口岸处于“一带一路”和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前沿和节点,依托优越的区位条件,铺就了引进蒙古国优质矿产品的一站式“乌金之路”。该口岸进口煤炭量约占自治区对蒙进口煤炭量的一半,也促使蒙古国跃居我国第二大优质焦煤进口来源国。进口煤炭主要供给北方地区的钢铁企业,销售半径西到酒泉,东到唐山,南到太原、石家庄。
为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外贸方式转变,乌拉特检验检疫局主攻进口煤炭质量提升。该局率先在自治区范围内开展进口煤炭质量提升行动,建立严打贸易欺诈长效机制和以风险分析为核心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以高标准打造内蒙古西部进口矿产品国家重点实验室,并与蒙古国检验检测机构交流互动,联合内蒙古大学等科研院所,共同开展进口煤炭相关标准和检验检测方法研究比对;探索实施“两国一检”“监管互认”合作事项,逐步建设国家级对蒙进口矿产品质量监测点和数据收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