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要闻 当前位置:首页>>政务公开>>新闻动态>>政务要闻
全旗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综述
【发布时间】2014年04月23日        【作者】支茂盛        【来源】宣传部        【关闭】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 乌拉特中旗86个机关企事业单位、12个苏木镇(场)、85个嘎查村和6个社区,共涉及16个党委、20个总支、344个支部、8669名党员紧紧围绕“为民、务实、清廉”主题,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和自治区提出的“四大工程、六大行动”,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得到有效遏制,党员干部作风实现明显改进,带动政风民风持续好转,教育实践活动取得的新成效正汇聚起巨大的正能量,为全旗凝心聚力推动改革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认真学习——补精神之“钙”

    知为行之始,学为用之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一开始,我旗就将学习教育摆在突出位置,从自身思想上和党性上找差距,深入整改提高,补精神之“钙”,以作风建设取信于民。
    “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在深入学习上下功夫”,旗委书记徐茂龙要求,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带头学习,通过深刻领会、融会贯通,真学、真懂、真信,学思同步,知行合一,有针对性地解决好认识模糊、思想障碍及能力不足的问题,切实把思想行动统一到中央和自治区、市、旗的决策部署上来。
    旗委首先组织旗四大班子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开展集中学习,做到真学、实学。为妥善解决工学矛盾,旗委及时调整学习思路,精心打造“夜校”平台,从4月1日起,旗四大班子领导每周一、二、三晚上7:30至9:30进行集中学习。截至目前,共安排集中学习12次,组织集中补课1次,开展理论知识闭卷测试1次。通过学习,党员领导干部不仅补了“钙”、充了“电”、提了“神”,而且筑牢了大局观念、纪律观念和法治观念,增强了改进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思想自觉性。同时,全旗各单位各部门参照旗四大班子的做法,“一把手”亲自组织集中学习,党组织书记带头讲党课、谈体会,截至目前,共开展集中学习、专题辅导726场次,148名党组织书记带头讲党课,78个单位开展了学习心得交流活动。为嘎查村、社区等基层组织发放学习资料1.1万册,组织开展集中学习332场次,送学上门、邮寄资料373人次。

蹲点调研——面对面听取意见建议

    在蹲点调研、问计于民上,旗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坚持走在前、作表率,旗委常委每人指导1个苏木镇、联系1个嘎查村,示范带动全旗教育实践活动顺利开展。党员领导干部纷纷深入各自联系点蹲点调研,入户走访,召开座谈会,与当地干部群众座谈交流,认真倾听来自最基层的意见、建议和批评。   
    从海流图街道社区到农牧民家中,从服务窗口到厂矿企业,到处留下了旗领导走进基层征求意见建议的身影。
    “改进作风要从减少会议开始,给基层更多的时间来推动具体工作的落实。”
    “我们这里到目前还看不到本地新闻,希望旗里面能给解决。
    ……
    “我们党员干部要多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中去,真正了解群众盼什么,需要什么,反对什么,要始终把老百姓的事情办实办好,让老百姓确确实实得到实惠。”旗委副书记、政府代旗长闫永春在深入川井镇调研时,一边与群众亲切交谈,一边叮嘱身边的党员干部。
    一次次的“面对面”,一句句的“掏心话”,查找的是“病根”,开出的是“良方”。
    一位村民感慨地说:“活动开展以来,我们看到领导干部深入基层了解实情的多了,党员干部作风有了明显转变,我们老百姓最受益、最欢迎。”
    今年,旗委、政府结合自治区提出的“十个全覆盖”工程,顺应群众所思所盼所需,全力做好10件民生实事,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困难,用于民生领域的资金将达到12亿元以上,并积极组织相关部门按时间节点抓紧实施。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仅是让党员干部做到“心正”、“身正”,而要在“行正”中体现党性,切身为群众利益着想,切实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为解决联系服务群众 “最后一公里”问题,我旗紧紧围绕“为民、务实、清廉”这条主线,旗领导直面群众诉求,主动回应群众关切。
    “以前我们看不到本地新闻,现在电视台的技术人员给我们安装了天线,现在旗里的新闻、市里的新闻都能看到了。”村民格日乐图说。
    这两天,旗广电服务中心的技术人员深入各个嘎查村,为农牧民安装“户户通”地面接收天线。目前,我旗针对农牧民群众反映的收看不到当地节目的问题,把自治区确定的“十个全覆盖”工程之一的“户户通”工程作为一项民生工程全力推进,投入300万元,修建了八个地面发射站,解决农牧民收看市旗两级电视节目难的问题。
    今年,我旗针对辖区地域广阔、人员稀疏的实际,在牧区设置了草原党群联络户,推行以党支部为核心、草原党群联络户为纽带的联系服务群众新机制。党群联络户搭建起牧民感情交流的平台,担当起民间矛盾调处中心、草原书屋、两代表一委员之家、牧民大会分会场、干群联系基地、嘎查党务村务公开地、110报警点、牧民信息交流平台等10项职责。截至目前,联络户先后组织党员群众议事26次,累计为群众代办各类事务350多项,为群众提供各类信息500余件,调处矛盾纠纷80多起。
    据了解,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我旗坚持立行立改,不等不拖,加大力度解决常规性问题,集中攻坚化解遗留问题,努力防止出现新的问题,让群众在扎实整改中看到变化,确保教育实践活动不虚、不偏、不空、不走过场。为扎实推进走访调研工作深入开展,全旗领导干部分批次深入到群众家中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苏木镇518名机关党员干部深入91个嘎查村(社区),开展“五个一”上门蹲点服务,着力引导机关党员干部树立服务意识,强化群众观念,践行群众路线。目前,共收集各类意见建议1200余条,归类梳理后形成意见建议30条。累计走访基层群众9254人次,接受群众教育610场次。共同协商制定53条发展规划;协调上级有关项目部门,落实帮扶项目18个,惠及群众2.6万人次;开展专题辅导和讲党课276场次。
    蹲点干部还组织大学生村官、科技示范户、养殖能手等558名技术人才,开展法制咨询、政策讲解、技术培训等活动,为群众提供技术、培训、法律等服务。目前已开展各类培训2812人次,为农牧民累计发放资料1.5万份,实地帮助指导生产3000多次。同时推行“五访”“五问”、信访接待日等制度,建立矛盾纠纷排查台账,明确包案领导、具体责任人和调处答复时限,对收集到的问题全部实行挂销号管理,化解矛盾纠纷193起。
    人们欣喜地看到,教育实践活动带来的作风建设成果,正在转化为推动乌拉特中旗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动力。一季度,全旗经济社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地区生产总值预计达到21.24亿元,同比增长7.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162元,同比增长10.6%;农牧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2594元,同比增长14.5%。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