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群众的冷暖挂在心上,乐群众所乐,忧群众所忧,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整个过程中,乌拉特中旗从领导干部到普通干部,投身生产第一线,深入基层,往实处走、往深处迈、往难处跑,积极联系群众服务基层。
干部下基层
“当财壕、二羊倌两个设施农业园区是依托库区移民项目2013年底建成的,但是园区内的线路用的是以前的旧线路。大家对园区内线路老化问题反映非常强烈。回来后,要赶紧与电力部门协调,解决好这个问题。” 这是石哈河镇镇长陈刚的“民情日记”中的一段话。 像这样的“民情日记”中旗的领导干部们人手一本,成了反映民情民生的“晴雨表”。 近期,随着教育实践深入推进,我旗开展了领导干部定时走访记“民情日记”活动。旗委办、政府办、纪检委、组织部、宣传部等旗直单位及苏木镇的518名机关党员干部深入12个苏木镇(场)的91个嘎查村(社区)开展调研走访,直接到群众中听取意见建议,查摆“四风”问题。 为使“民情日记”中群众反映的问题落到实处,防止“纸上谈兵”,部分苏木镇还规范了管理制度,统一建立了首问责任、反馈处理、责任追究、检查落实等一系列制度,同时随时抽查干部们的“民情日记”,对日记中记录的问题进行总结、归类和专题分析,限时办理各类意见和建议,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做到“件件有着落、件件有结果”,受到群众欢迎。
科技下基层
5月21日一大早,乌加河镇联丰奋斗村小广场上就红火起来,来自旗科技、农牧业、卫生等20多个部门的科技服务小分队,在这里设好咨询台,摆好宣传展板,把服务送到乡亲们的家门口。 “致富靠科技,咱们农民也得时常提高科技文化素质。”村民郝从荣说。他告诉记者,别看只是几本手册和宣传单,里面的内容可不简单,回去后自己还要好好看一看。 旗科技局工作人员介绍说,现在农牧民用科技的意识强了,今天一上午他们就发放各类宣传资料手册1000余册,开展现场咨询、义诊义治260多人次。 而在中旗像这样的送科技下乡服务随处可见。 为了服务基层群众,早在年初旗农牧业局开展了“1+10”(即1个技术员指导10户农牧户)的科技帮扶活动。全旗101名农牧业技术指导员下乡进村,与1010户农牧民结成了科技帮扶对子,为农牧民提供及时、有效的科技服务。在春耕备耕期间,科技服务更是先行一步,组织农技人员深入到苏木镇嘎查村,向农民传授大棚蔬菜种植、大田管理等技术。同时结合当地主导产业和种植特色,开办专题培训班。据统计,期间,全旗累计培训农牧民达1.7万人(次)、技术骨干1600人(次),发放培训资料1.5万余份。
文化下基层
一辆大巴车,50多名业余文艺爱好者,走遍全旗11个苏木镇(场)和3家厂矿企业,为近万名基层群众送去精彩的文艺表演。连日来,我旗举办的“践行群众路线我们的中国梦文艺走基层民间文艺团体慰问演出”成为基层农牧民热议的话题。 “这样的节目以前只在电视上看过,现场看和电视上看感觉就是不一样。”德岭山镇大胜村张三宽说。 “演员都是咱们老百姓,感觉更亲切,更有家乡味儿。” 村民李润娥说。 随团出行的中旗文体广电局局长田桂虎告诉记者,为了增加演出效果,演员们针对农村、牧区、企业观众的不同需求精心编排了三套节目。通过巡回演出的方式把这些具有民族民间特色、乡土文化气息浓厚的演出送到全旗各苏木镇和厂矿企业,为农牧民和一线的干部职工送去欢乐。 据了解,我旗针对农牧区群众对文化的需求,精心策划了此次民间文艺团体慰问演出活动。从4月末开始,在全旗11个苏木镇(场)和3家厂矿企业巡回演出,有近万名基层群众受益。通过演出活动,展示了民族民间文化精髓,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走基层、文化惠民生”氛围,切实打通文化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