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建设 当前位置:首页>>政务公开>>重点领域>>城镇建设
海流图镇总体规划说明书(一)
【发布时间】2011年07月27日        【作者】        【来源】        【关闭】

 

第一章、总则
1.1 本次总体规划的修编的背景和原因
1.1.1 国家层面的宏观背景
1、2011年迈入十二五开局之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均相应调整。专家指出,未来中国经济在三到五年时间里将是一个调整期。在此期间,要去谋划、推进乌拉特中旗经济社会的新一轮战略性调整,包括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增长模式的转变。
2、目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对乌拉特中旗在发展中保护生态和可持续利用各项资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发展观念的变化对本轮城市规划具有重大的影响。
3、国家关于城乡统筹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策为乌拉特中旗城乡一体化建设提出了新的发展方向。
4、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绿色运动已经席卷全球,我国社会需求也在不断升级提高,“绿色消费”的浪潮已经形成了愈演愈烈、势不可挡的大势,为乌拉特中旗农牧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绿色食品、民族食品生产加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5、国家将实施第二个10年西部大开发规划,乌拉特中旗将在各方面会相应赢得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1.1.2 内蒙古自治区提出呼包鄂一体化战略
在2010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内蒙古高调提出“呼包鄂经济一体化”的概念,推动呼包鄂经济向更深层次,更广地域和领域发展。自治区发改委已着手编制呼包鄂一体化发展规划,将巴彦淖尔市及乌海市、乌兰察布市列入其中,巴彦淖尔市主动融入呼包鄂经济圈发展战略已得到自治区的充分认可。今后,巴彦淖尔市将在更大范围、更广空间参与呼包鄂一体化发展的资源配置与合作,乌拉特中旗将面临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1.1.3 巴彦淖尔市新的发展战略对乌拉特中旗的影响
在新的社会经济形势下,巴彦淖尔市提出新的发展战略,积极构筑两极带动新格局,其中一极是“一市三区”,包括现在的临河城区、工业东区和陕坝镇;另“一极”是甘其毛都口岸及加工园区,主要走以产业带动城市,以城市承载产业的路子。也就是说在巴彦淖尔市两极中,乌拉特中旗占据了其中一极,未来将承担巴彦淖尔市经济腾飞的助动力作用。
1.1.4 乌拉特中旗行政区划调整
2005年底乌拉特中旗进行了行政区划调整,将原来5镇、8苏木、3乡调整为4镇4苏木,2009年6月川井苏木又改为川井镇,各苏木镇职能更加突出,综合性更强,规模、性质也随之发生变化,因此行政区划的调整要求重新对各个城镇的发展进行定位,重新构建城镇发展战略。
1.1.5 城市规模迅速扩张
近几年城市发展迅速,自上版规划编制以来的5年时间内,海流图镇城市建设用地扩张了2.36平方公里,是之前20年内增加的城市建设用地的1.38倍,部分建设用地突破了上版城市总体规划,急需对总体规划进行调整修编。
1.1.6 风电产业异军突起
内蒙古自治区风能资源富集,全区理论可开发风能储量为78690万千瓦,技术可开发风能储量为6180万千瓦,占全国总风能储量的24.4%,处于全国各省区第一位。近年内蒙古自治区风电产业发展迅速,装机容量跃居全国首位。作为内蒙古3个国家级百万千瓦风电基地之一的乌拉特中旗是风能最富集的地区,风能资源占全国风能资源的十二分之一,占自治区风能资源的四分之一,风电产业建设规模和速度走在自治区各旗县前列。乌拉特中旗2007年开始规划建设百万千瓦风电基地,现已有13家企业在乌拉特中旗开展风电开发工作。按照三步走的规划,“十一五”末,乌拉特中旗风电装机容量要达到300万千瓦,“十二五”末达到800万千瓦,“十三五”末达到1000万千瓦,为自治区“风电三峡”远景目标做贡献。由此将催生风电装备制造业的巨大市场,给风电装备制造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但上版城市总体规划由于对风电产业发展速度和规模预计不足,并未给风电装备制造业预留发展空间,致使新近引进的风电装备生产企业只能突破总体规划选址建设。因此急需对城市总体规划进行相应调整,为产业经济发展构建合理的空间环境,保障城市平稳健康和谐发展。同时,风电产业的迅猛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镇性质、功能和布局结构,需要对城市性质进行重新定位,对城市布局进行适当调整。
1.1.7 甘其毛都口岸常年开放
甘其毛都口岸1992年开通,2004年实现煤炭进口在非开放期间临时开放,2007年国务院批复提升为双边常年开放的边境公路口岸,2008年乌拉特海关、国检机构先后得到批准,2009年6月3日正式通过国家常年开放验收。甘其毛都口岸的常年开放将极大地推动乌拉特中旗继续开拓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和利用国内国际两个资源,将给乌拉特中旗带来新的巨大机遇。 近年,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提出,要充分发挥内蒙古沿边地缘优势和同根同源的民族文化优势,积极向蒙古国实施“走出去”战略,以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新的切入点,继续扩大双方合作领域。
综上所叙,乌拉特中旗海流图镇城市总体规划急需根据新变化的情况和面临的机遇进行修编。
1.2规划技术路线
1、针对海流图镇实际进行工作,又适当超前
基本的工作思路是:由于海流图在地理区位和发展条件上的特殊性,规划设计不能满足于因循常规模式进行工作,而是要认识问题、研究问题,做规划方法上的新探索,最终提出符合海流图镇特点的解决办法。
2.从宏观与微观等不同角度去构思城市规划方案
第一步,在提出了城市发展战略目标,并确定与之相应的海流图镇城市总体规划目标后,重点分析经海流图城区的相关问题并提出相应方案,即将海流图城区的问题放到更大范围内去分析解决。
第二步,具体分析海流图城区现状问题,联系第一步的工作,提出方案。以此做到建立海流图城区结构,优化城市布局,集约使用土地,优化产业结构,最终达到规划目标。
在进行第一步工作,即战略性规划工作时,既注重学习先进经验,又注意结合海流图镇现状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工作并达到相应的深度。
1.3规划的技术方法
1、针对海流图镇的实际,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题研究
涉及城市规模研究、区域空间管制研究、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等,找寻海流图镇的问题、优势、潜力、活力等,及对问题多种可能的应对办法。
2、多学科的探索
海流图镇城市总体规划涉及到经济地理、生态学、社会学等多门类学科。重视与相关、相近城市发展状况的比较分析。对城市的发展趋势与规划策略作深入的了解,正确认识海流图镇的比较优势与弱势,从而采取正确的规划对策。
3、计划开展广泛的市民参与,开展民意调查、总体规划阶段成果展示及市民评论等活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