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计划 当前位置:首页>>政务公开>>规划计划
乌中旗与五原县、临河区共同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的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16年03月04日        【作者】李连喜 杨瑞松        【来源】开发办        【关闭】

    乌拉特中旗前山灌区,东与乌拉特前旗接壤,南邻五原县、临河区、杭锦后旗,西邻乌拉特后旗,东西长150多公里,总面积1600多平方公里,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比较大的干渠有黄济渠、永济渠、丰济渠、沙河渠、义和渠和大发公分干渠。地形西高东低,北高南低,属黄河流域,流域总面积12000多平方公里,地质构造复杂,地下水埋藏深底参差变化较大,水质矿化度相差甚大,有可用的灌溉水也有不可用的苦咸水,近年来当地地下水位不断下降,部分饮水井水质下降严重,为确保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有必要对现状地下水水质与水位动态变化情况作全面分析,具体如下:

    一、德岭山镇与牧羊海现状苦咸水分布情况

    1、德岭山镇内主要苦咸水带位于东起德岭山镇正南8.5公里,呈东西走向,苦咸水带穿过总排干后折而向西北方向延伸至总排干北2公里,西至S212省道线西4公里的四牛头圪旦。该苦咸水带东西长33公里,南北宽24公里。其中总排干南岸苦咸水带长约15公里,乌中旗德岭山镇范围内长约18公里,该苦咸水带东部已与苏独仑嘎查井灌区相接,如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必会造成地下水质逐渐变化破坏。

    2、德岭山镇内第二大苦咸水带位于红旗村村委会所在地向南向西各2公里,向东7.5公里,北至6701公路的阳光--石脑包一带。该苦咸水带外围已陆续打了不少井,特别是红旗村片内,两条苦咸水带最近处直线距离不足2公里,此区内也打了不少井,而且夏灌第1水明显盐份含量高,长此以往,势必会将两条苦咸水带连成一片,井灌将全部报废。

    3、第三大苦咸水区位于兴丰村,大后圪旦西丰济渠南的沙团圪卜,该区东西长5公里,南北宽1公里。该区四周也已打了不少井,而且井深在逐年加深,地下水质呈逐年变坏趋向,如不加以限制,将会严重影响用水安全。该区西部属乌加河镇新永胜村的刘在仁、张三命圪旦部分,现新永胜村这两个队也以开始打井,风险太大。

    二、乌加河镇与呼勒斯太苏木现状苦咸水分布情况

    1、乌加河镇内主要苦咸水带位于丰济渠南三闸上下游,东至张海圪旦桥,南至总排干,西至宏丰分干沟,北至丰济渠。该区邻近丰济渠北地下水埋深也比较浅,不适宜打井。该区上游有崩洪口、兵房沟、秦达门沟、千里庙沟等山洪沟口,流域面积较大,沿山阴山,潜流补给较丰富,但该区承担着给五原县几个乡镇供人畜饮水的任务,水质要求较高,而该区目前全部为井灌区,黄河水补给逐年减少,久而久之地下水位势必会持续下降,苦咸水势必将逐年向北移动,逐渐影响农业灌溉和人畜饮水的安全。

    2、乌加河镇第二条苦咸水带位于宏丰分干沟以西,北至宏丰渠,西至宏丰渠过哈拉图至银定图公路交汇处。该区靠近宏丰分干沟至总排干3公里范围内为苦咸水,中部为苦咸水过渡区,地下水埋藏较浅。该区可供补给的黄河水仅有友谊渠末梢部分。可供补给的阴山潜流大的河道有呼勒斯太沟(大水口)与千里庙沟部分,中小型的沟有阿贵沟、麻池沟等。由于上游流域面积较小,加之南部黄灌区用水量逐年减少,地下水也在持续下降,哈拉图部分井8040泵水量已明显不足,水位较20年前下降10米。

    3、乌加河镇内第三大苦咸水带,也是潜在危险最大的苦咸水带,东起宏丰渠过哈拉图--银定图公路交汇处,沿总排干向西直达杭后二道桥,该区距乌加河镇呼勒斯太苏木与五原、临河、杭后的旧乌加河边界线平均3公里,而且旧乌加河南岸的临河杭后部分地方也以开始打井。该区最明显的义和久开发区由于距南部苦咸水带最近处约500m90年代开发时,当年打井水质尚可浇灌,第三年水质即开始发生根本变化,庄稼不浇还能生长,一浇全部死亡,究其原因就是:地下水位降低了,临近地区的地下苦咸水就要流过来补充,水质随之变坏,机井也就报废了。为了发展生产,必然要离开一定距离再重新打井,久而久之,势必形成恶性循环,造成无可用水可取。

    三、地下水资源补给情况

    乌中旗前山灌区地下水补给水源主要有:大气降水入渗补给,南部引黄灌溉测渗补给,灌溉回归补给,以及北部阴山潜流补给。

    南部引黄灌溉侧渗补给,随着引黄水量的逐年减少和干支渠道逐步衬砌,黄灌测渗补给地下水量势必会逐年减少。

    石兰计大发公渠灌域,十多年未补充地下水,大发公渠和其下级配套斗农渠大部分已毁坏,无法供水,从2003年兴井废黄后,地下水位即呈直线下降。黄济渠灌溉范围内多数斗农渠也以废弃不用,有的干脆以被农民推平种地,黄灌侧渗补给大大缩减。乌加河范围内井灌区的丰产渠和万丰渠,目前仅有很小一部分可用,下游绝大部分已被农民摊平种了地,而且保留的部分仅是保留备用而已。黄灌侧渗补给减少最多的为人民渠末梢,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发时就以断流,20多年黄灌滴水未补给地下水,其直接后果是当初打的井全部报废,现井深都在100-120m深,水泵都是80-60泵,20多年动水位下降30多米。由于黄灌水费较高,亩均水费100元,水还不适时,而井灌为亩均25元,且为适时水,这就直接刺激了农民想方设法打井,如没有强有力的经济保障措施,井灌黄灌皆可独立运行的长远规划灌溉系统就是一句空话。

    灌溉回归补给,随着节水措施的普及,特别是滴灌的大力普及,灌溉回归补给也在逐年减少,土壤含水量逐渐减少,凡滴灌运行在2年以上的,田间原土渠上的杨树基本都化梢了,有的已经枯死了。究其原因一是田间土壤含水量较低,根本吸收不到应有的水份难以维持生长,二是农民浇地都很困难,艰难专门抽水浇树,这也是造成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林带保存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北部阴山潜流补给:乌加河镇和呼勒斯太苏木沿山一线,由于地域狭长,上游流域面积大,且上游多为石质山区和纯牧区用水量小,地下潜流补给相对比较丰富,可满足一部分机井抽水需求。德岭山镇境内出口比较大的河流如摩棱河、石哈河、东流流图河,阿尔气河、海流图河、乌不浪口等,河流上游两岸有条件的都已开垦种地,都在抽取地下水。如德岭山水库上游的海流图河与阿尔气河过去是常流水,现在灌溉季节很难再有活水补给,河槽基本上是干的,雨水年景好时或降暴雨才能形成径流补给。过去德岭山镇内的泉水早以干枯,摩棱河、石哈河、东流流图河两岸及上游遍地都是机井,都在争抢水源,都要发展生产,地下水位在逐年下降,机井深度在逐年加深,特别是6701公路以北梁上的大片开发区,现机井深度在150180米之间,过去打的100120m之间的井水量已无法满足需要,由于开采量远大于补给量,地下水位也就会逐年下降形成降水漏斗。

    大气降水入渗补给:前山灌区的地下水补给项中主要补给还是靠大气降水入渗补给,但大气降水入渗补给与降雨强度,历时地表植被、地形地貌和土壤含水量有很大关系,由于长年干旱,土壤含水量相对较低,一般降水难以形成径流,难以有效补给地下水。一般性降水,地下水补给量均小于抽取的水量,只有特别好的丰水年,如2008年和2012年地下水位才有显著回升,但总体趋势是地下水位均呈持续下降的趋势。

    四、德岭镇境内地下水位动态变化与水资源综合利用战略规划

    纵观乌中旗前山灌区地下水位降深变化情况德岭山镇镜内地下水位变化大致分三个区:

    Ⅰ区,6701公路以北大片开发区,该区以形成降水漏斗,应作为重点改善治理恢复区域,该区单纯靠节水灌溉远不能解决问题,必须制定综合用水规划。

    Ⅱ区,中前分干沟以东,德岭山镇大圣至四义堂线,该区除大圣少部分为8080泵外,其它均为8060电潜泵。由于该区有部分井是五原县人畜饮水水源井,所以保护水源,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尤为重要。建议该区尽快引入黄河水提水灌溉,实现井黄双灌,每年黄灌不少于2水,扼制地下水的持续下降,建议对提取黄河水政府给予补偿水电费,鼓励农民使用黄河水灌溉,补充地下水位。为竭止日益下降地下水位,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2016年乌拉特中旗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珠力更塔拉畜牧示范基地--四义堂项目区,计划在人民渠未梢建水源工程(包括杨水站)一座,实行井黄双灌,并做为今后井黄双灌用水的试点积累经验,。

    III区,井黄交接带与苦咸水带边缘区

    井黄交接带地下水可利用的,应以黄灌为主,铺以井灌,以灌代排或井黄双灌,井灌黄灌皆可独立运行的灌溉系统。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加速土壤改良,禁止兴井废黄或单纯发展井灌,确保地下水的动态平衡,对苦咸水边缘区,应划出一定的区域禁止打井,已经打成投入运行的应加强检测,对有可能造成水质发生根本变化的机电井应坚决填埋处理,保护用水安全。

    五、乌加河镇与呼勒斯太苏木地下水动态变化情况与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战略

    乌加河镇与呼勒斯太苏木境内地下水变化由西向东基本分三个区。

    I区西片,西起大发公渠,东至石兰计,该区中西部为东乌盖沟冲积扇下缘,其它地方沿山一线的山洪沟口较少,地下潜流补给量少,过去主要的灌溉渠道有大发公渠与黄济渠,现大发公渠早以断流,而且中间有12公里已经毁坏,无法供水,黄济渠由于双荣村与石兰计村范围内打了不少井导致用水量锐减,加之建筑物老化年久失修,也面临着废弃的危险。2003时机井所用水泵基本都是80-20泵,随着灌溉面积逐年增大,现在普遍已改为80-40泵,个别地方已更换为80-60泵。与该区相邻临河区与杭锦后旗也都在逐渐打井,进一步加剧了地下水位降低。建议该区尽快恢复大发公渠与黄济渠,实行井黄双灌,已经开发改造的应进行整改,未开发改造的以节水灌溉为重点,按照黄灌井灌皆可独立运行的模式进行改造。

    I区东片:团结队、南北树圪卜、油房、乌兰壕与哈拉葫芦,该片属于乌兰补隆沟冲积扇,地下潜流补给相对较丰富,且属于狼山水库灌区,地下水资源比较丰富,二十年来地下水位变化相对较小,机井80-40泵可满足要求,井库双灌,可满足用水需求,但该区为京津风沙源治理区,原宏丰渠基本还保留,建议尽快恢复,既可为农业灌溉用水,也可作为风沙治理生态用水一举两得。

    Ⅱ区:西起东哈拉葫芦,东至利民村与十三连,义和久开发区就位于该片内。由于该区南临苦咸水区,井只能靠北打,水量有限,通过管道向南输水,井与井之间距离比较近,一定程度上也加快了地下水的下降速度,建议该区应多兴建扬水站,向永齐渠申请计划供水指标,实行井黄双灌,建立地下水质检测网点,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Ⅲ区:丰济渠北、乌加河范围内的所有地区(包括呼勒斯太部分)。

    该区地域狭长,山洪沟口较多,主要的沟有麻池沟、阿贵沟、千里庙沟、兵房沟、白齐沟、秦达门沟、崩红口、白石头沟、韩乌拉沟、养狼沟、粮台沟、韩林庆沟等,北部阴山潜流补给较丰富,现80—40泵可满足要求,且山洪沟口砂层埋藏较深,砂层厚度在10以下,部分沟口清水四季常流,地下潜流补给量较大,规划过去是井灌的仍按井灌进行,过去是黄灌现在改为井灌,规划应按照黄灌井灌皆可独立运行的模式进行灌溉,充分补给地下水,合理利用水资源,有效控制地下水位水质变化,社会和谐发展长治久安。2016年乌加河镇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规划设计,就是用这种模式。

    六、结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障粮食安全,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现代化,既要实现眼前的粮食产量稳定,又要形成新的竞争力,注重可持续性,增强政策精准性。保障水安全,关键要转变治水思路,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方针治水,统筹做好水灾害防治、水资源节约、水生态保护修复、水环境治理。”

    乌中旗前山灌区是五原县、临河区的人畜饮水水源地,西边与乌拉特后旗地挨地,而且连荣与繁荣中间还夹着一个蒙古村,地处同一水系,地下水位持续降低将直接导致农民争抢水源,多打新井、深井,部分新打井接近苦咸水带边缘,势必会造成苦咸水逐渐向北运动,易激发相邻旗县村民用水矛盾,并危害人畜饮水安全。

    面对当前灌区日益紧缺的水资源,希望临河区、五原县和乌中旗政府高度重视目前水资源存在问题,最好能由市委、政府牵头,组织相关人员组织调研并研究出台相关政策,统一规划,建立健全严重缺水地区引黄灌溉激励机制,尽快扼制无休止、无节制的开采地下水,机井统一登记造册,核定水量,建立管理制度,使宝贵的水资源也能休养生息。农业综合开发、国土资源等涉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部门在规划实施时也应注重水源保护,切实抓好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更大的效益。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