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呼勒斯太苏木严格按照年初制定的党建工作计划和党建工作“四单”要求,抓党建、促发展,不断引深学习教育深度、广度,筑牢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党建工作精彩纷呈,亮点频出。
(一)党员教育管理模式进一步改进。一是结合不同行业领域党员情况,创新推出集中讲堂、流动课堂、微信公众课堂、短信微课堂等多种学习方式,对流动党员采取送学上门的方式,要求他们按规定自学,由支部联络反馈学习情况。二是开设了“草原夜习班”,为农牧民党员购买了多媒体播放终端服务器和带有丰富学习内容的U盘,着力解决农牧民党员的工学矛盾,推动学习教育全覆盖。三是苏木党委在印发学习资料时,兼顾蒙族和文化程度较低的党员们的学习习惯,将学习资料编制成蒙汉双语、通俗易懂的画报、挂历和资料手册送到党员手中,确保了学习教育实效。四是充分利用微信等新媒体的广泛应用和普及,建立了苏木微信公众号平台,将党的方针、政策随时在平台上发布并及时转发到各嘎查的微信群,将学习资料第一时间传送到党员手中。
(二)发展壮大嘎查集体经济的渠道进一步拓宽。在改变嘎查集体经济发展现状方面,苏木党委抓住资金、资产、资源等核心要素,结合地域特点,在原本就有集体经济的嘎查积极探索资产盘活、产业带动、有偿服务等多元化发展模式,使各嘎查的集体经济实力得到明显提升。在宝格达嘎查,利用嘎查深厚的文化历史底蕴和自然资源,以“集体经济+旅游”的发展模式,不仅实现了每年固定取得集体经济收入8.6万元,还解决了周边牧民就地就业问题,为景区周边的家庭牧场引来了客源,为辖区内的几家养羊合作社提供了商品销路,并培养了一批制作牛羊骨头工艺品、马鞭、马具等传统旅游纪念品的手工艺人,促使当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在呼勒斯太嘎查,一方面抓好固定资产的利用,另一方面,鼓励牧民成立产业合作社,以党支部+合作社、集体股+个人股的模式,按照“北繁南育”的畜牧业发展布局,突出重点,发展以二狼山白绒山羊为主导的特色畜牧业。此外,利用旗组织部拨付留存补交党费的5万元,在队部外新建三座蒙古包,发展草原生态旅游业,兴办牧家乐和蒙古族特色文化活动,在宣传“鸿雁之乡”品牌效应的同时促进民俗文化交流,实现当地牧民的就地转产增收。在其他嘎查,苏木党委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通过贷款贴息、以奖代补、税收减免等措施,带动金融和社会资金支持嘎查集体经济发展,目前,苏木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以上的嘎查达到50%,无集体经济空白嘎查。
三是探索党建引领产业发展新模式,贫困嘎查的发展后劲进一步提升。苏木党委不断探索“五带二建”党建引领产业富民工作机制,在哈拉图嘎查试行推广种植红树莓20亩,并指导嘎查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在产业发展的每个环节,合作社为农牧民群众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在接下来的发展规划中,呼勒斯太红树莓专业合作社将规划新建2000平方米办公用房,3000平方米冷藏库房、10000平方米的晾晒、筛检初加工厂房,不断延伸红树莓果实深加工产业链条,提升产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