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建设 当前位置:首页>>政务公开>>重点领域>>城镇建设
乌加河镇石兰计村铁匠炉建设河湖蓄水工程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17年10月30日        【作者】李连喜        【来源】乌加河镇        【关闭】

乌加河镇石兰计村铁匠炉位于石兰计村委会南2公里,南至旧乌加河与临河交界,东至临---杭公路,西与紫脑包相接距242国道线5公里,北至黄济渠距乌加河镇60公里。属黄济渠灌域。铁匠炉共有耕地4600多亩,而且质量差别较大,以进村水泥路为界,北部土壤肥沃,但由于属黄济渠末梢,灌溉比较困难,生育期很难浇适时水,多年来产量也没有较大的提高,而且地下水质矿化度较高,机井水不适宜灌溉,只能发展黄灌节水。由于排水不畅,地下水位较高,土壤盐碱化多年来未能从根本上得到治理。水泥路南属河头地,地势低凹,盐碱化异常严重,有100多亩地因盐碱超重,种地捉苗困难,产量不高,种地设帐算而撂荒,其余400多亩地年纯收入也就是400-500元左右,土地质量非常差,单纯发展农产品种植以无潜力可挖。如何才能提高土地收益,使农民得到更多实惠经济收入可观。山重水复无疑路,柳岸花明又一村,转变思想观念,乌拉特中旗农业综合开发办水利工程师李连喜的方案在村民中引起共鸣,具体如下。
    1、首先结合当前利用黄河水发展滴灌的大好形势,开拓创新,转变陈腐观念,走出在一颗树上吊死的老脑筋,观念转变,金钱就在向你招手,抓住机遇就能大步奔小康。
    2、具体方案:充分利用河滩地势低凹,土壤盐碱化严重,不利于农作物生长,适宜发展第三产业的有利条件,变废为宝,由村民中比较有头脑的精明强干,有前瞻性能看到潜在效益的带头人石磊(铁匠炉队长)牵头,将周围零散户的土地一次租赁承包到二轮土地承包期的2027年,期末收回集体所有。必要时也可由村民评议定出基价交押金竞价承包,前2年政府给予适当补贴,以后自主经营。在落实了土地问题后,将铁匠炉门前的600多亩河滩地挖成两个湖,并配套沉沙地,湖面蓄水总量可达100万m3。其中下部50万m3为死水位以下库容,满足养鱼需求。上部50万m3为灌溉抽水水量,年内按4次循环,共可蓄水200万m3,完全可满足铁匠炉4000亩地,杨四圪旦1000亩地和田板仁圪旦4000亩地灌溉需水要求。湖底及边坡采用土工布(二布一膜)防渗。平时黄济渠只要有水,全部蓄在湖中,通过沉沙池将水中推移质沉淀后蓄入湖中,水中悬移质自行在湖中澄清。结合2017年乌加河镇石兰计村1.5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配套管灌结合滴灌,生育期可滴灌也可管灌,秋浇时全部采用管灌,实现浇水适时,进一步改良盐碱地,实现高产稳定。
    由于铁匠炉距离狼山水库较近,夏季狼山水库活鱼销售量很大,封冻后捕鱼旅游均以停止。因此我们建铁匠炉河湖蓄水工程主要定位应发展冬季捕鱼,大力发展冬季钓鱼产业。因此,设计时在地下水质较好的黄济渠畔打深机井2眼,配套80KVA专变一台,配套250QJ80-40电潜泵2台,埋设Φ160mm塑料管道,两条总长5公里,直通湖中,冬季湖面封冻后只要在后半夜(晚间12点后)合上机井开关抽水,白天湖边转圈就可全开,想打鲜鱼也可以,想钓鱼也可以。而且石兰计距离临河仅60公里,从石兰计村铁匠炉以南临河范围内,地下水绝大部分不可用,用井水融化冰,铁匠炉得天独厚,而且冬季人们相对较轻闲,可供钓鱼的地方屈指可数,向具备铁匠炉用井水融化冰可捕鱼钓鱼的地方,更是全临河地区也数不出几个。随着242国道线年底贯通石兰计去临河去甘其毛都口岸将更加快捷。因此充分抓住国家利用黄河水发展滴灌的大好机遇,建设铁匠炉河湖蓄水工程经济效益不可估量。
3、铁匠炉河湖蓄水工程建成后不但经济效益巨大,而且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也非常明显。河湖挖出的粘土需外运的约有80万m3,对于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242国道线绿化工程,以及当地乌兰补隆冲积扇风沙治理工程等需要换土或填土的工程提供大量优质土,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均非常显著。
    4、规划建设主要内容:
    (1)改建引水渠一条长2.5公里。
    (2)建沉沙池一座,占地2万㎡,池深4m,沉淀池边坡采用二布一膜上覆50cm厚土防渗、池底采用钢筋砼结构以利机械清淤,可沉积泥沙5万m3,沉沙池与湖连接处设左右两个闸门控制,用于沉沙池清淤时排干水量。
    (3)沉沙池两侧各建放养池一个,占地3万㎡,放养池深4m,可蓄水量不少于10万m3。放养池与蓄水湖连接处用钢筋网片或苇苞封扎过水确保活水流动。
    (4)与沉沙池相连建设蓄水湖两座,占地25万㎡,湖中水深4.5m,总蓄水量100万m3。其中死水位以下保证养鱼的水量50万m3,死水位以上用于灌溉的水量50万m3,年内可循环4次。铁匠炉杨四圪旦年内总计用于灌溉提水的水量150万m3与现状年需水量持平。按生育期滴灌8水,亩次需水量红泥地20m3/亩,秋浇管灌一水,亩次需水量120m3/亩,计算可保证铁匠炉4000亩土地和杨四圪旦1000亩土地保灌。
    由于田板仁圪旦现有机井可满足秋灌和生育期3水灌溉,不足部分在规划时可用黄河水滴灌解决,绝大部分机电井利用的旧井灌溉,水质、单井涌水量较好的地块更新不超过5眼。田板仁圪旦中临分干沟南约有土地4000亩(其中石兰计500亩),滴灌5水需增加黄河水量40万m3。由于杨四圪旦只考虑了项目区内部分,项目区外还有很多土地地下水均为苦咸水,不能利用。因此黄河水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建议在原有灌溉的基础上,将田板仁圪旦纳入井黄双灌,考虑适当照顾杨四圪旦片外部分,总计增加黄河水50万m3,项目区内相关问题迎刃而解。同时黄河水循环按4次考虑,总计用黄河水量200万m3,较先前增加50万m3。
    (5)其余10万㎡用于湖堤占地,生产经营用地,道路绿化,清於土堆放设施用地等。
    (6)总计需开挖土方100万m3,其中向外运土方约80万m3,铺设土工布(二布一膜)33万㎡。
    (7)提灌配套输变电线路变压器可协调乌后旗农电局完成。
    (8)提灌配套水泵管道可由乌拉特中旗农业综合开发办2017年立项的乌加河镇石兰计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配套解决。
    5、投资概算与资金符措
    (1)投资概算
    ①开挖土方100万m3,投资400万元
    ②外运土方80万m3,投资800万元,该项投资可作为资源储存用于其它工程增值。
    ③铺设土工布(二布一膜)33万㎡,投资100万元
    ④其它工程建设含50万m3养鱼水费补贴,蓄水沉沙池、放养池,人工降排水等投资100万元。
总计需投资1400万元。
    (2)资金筹措
    资金筹措主要以财政投资为主,财政投资中乌拉特中旗农业综合开发办项目配套资金中安排200万元,其余1200万元申请财政节水配套资金给予解决。
    为加强生产经营管理人员的责任心,确保项目目标的实现,牵头户需预交一定数量的保证金给村集体,接受群众监督,3年后视运行维护情况,逐步退还。承包到期后,经群众评议设施完好,予以全部退还。
    6、经济效益分析
    (1)粮食增产增收种植效益
    黄河水青苗期滴灌,秋浇采用管灌压碱是盐碱地改良增产增收的重要措施,以玉米为例,根据当地已有的成功经验,玉米实现滴灌后盐碱地亩产量可由原来的650公斤/亩,增加到850公斤/亩以上。高产田可由原来的900公斤/亩增加到1100公斤/亩以上。每亩平均增收200公斤以上。在产量大幅度增收的情况下,大力节省了人工,实现了双赢。玉米价格按1.7元/公斤,节约人工费按10元/亩计算总计,可增收315万元。而200万m3黄河水抽水输入管道用电费用管理费用为8万元,50万m3水费为5万元,其它2万元,额外支出合计15万元(原有150万m3水费按原计划交纳)。净增收益300万元。
    (2)渔业生产效益
    可用于养殖的总水面有30万㎡,每年至少可放养育苗2.4万斤,品种为鲤鱼、草鱼、鲢鱼、鲫鱼(板瓜子)等,二年后鲫鱼可自行繁殖,其它鱼种加强管理也可以少量繁殖。鱼苗标准4两/只,总计6万尾,二年后鲫鱼按1斤/只,鲤鱼、草鱼、鲢鱼按4斤/只,70%捕捞率,售价8元/斤,计算可实现销售收入110万元。除去管理费及购鱼苗相关费用约20万元,养鱼净增收90万元。
    (3)发展旅游业钓鱼收入效益
    根据乌加河镇石兰计村铁匠炉河湖蓄水工程特点因地制宜捕鱼钓鱼主要季节放在冬季,根据对乌加河镇黑水卜洞冬季钓鱼业全面调查统计和对狼山水库及六孔桥砂场大砂坑钓鱼行情调查分析汇总,本项目拟冬季每日25人次,其他季节每日10人次,每年按300天计算。每人平均收费50元,年可实现钓鱼收入20万元。项目建成后总计年实现纯收入410万元,预计第五年未可收回全部投资(含建设期一年),经济效益非常可观。
     7、示范推广
    综上所述:建设乌加河镇石兰计村铁匠炉河湖蓄水工程不仅使铁匠炉、杨四圪旦、田板仁圪旦、石兰计队的9000亩土地实现高产稳产,产量大幅度增加,土地年纯收入增加300万元。而且使铁匠炉的近600亩河滩重盐碱地得以变废为宝,改变耕作经营方式,变种植农产品为水产养殖,充分利用资源,纯收益由原来的不足20万元增加到110万元,纯增收入90万元。是过去收入的5倍,昔日碱废荒滩变成了香脖脖。项目到期后也为未来的壮大集体经济注入了活力。
    由此笔者联想到:乌拉特中旗前山灌区有大量的碱废荒滩,难以改造利用的伯僵地,场面及废弃的沼泽地。重盐碱地,几乎每个自然村都有一定数量的难以利用的土地,以及部分利用率不高的海子,湖泊等,如能加以开发利用,这对于发展地方经济,效益不可估量。
    大力发展黄灌节水配套滴灌与管灌结合灌溉,建设河湖蓄水工程在不占有现有耕地的情况下,完成河湖建设发展节水灌溉,充分利用废弃的资源变废为宝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旅游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废弃土地撂荒地重盐碱地开发利用价值超过高产田,全社会争抢利用废弃土地,撂荒地,重盐碱地建设河湖蓄水工程的强大态势,进一步加快当地经济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形成全新的产业链。而且将大量的碱废荒滩,难以改造利用的伯僵地,场面及废弃的沼泽地,重盐碱地建成河湖,可净化空气,绿化环境,山青水秀,实现塞上江南人与自然和谐一举三得。


                       乌拉特中旗农业综合开发办

                                                          2017年6月16日

附件下载: